您好!欢迎来到怀化人才网登入|新手指南

人才市场供需脱节 高校要多出能工巧匠

作者: 【 】 浏览次数:5668

Untitled Document             正值大学生求职高峰期,连日来的大型就业双选会、公务员考试使全国上万名大学生齐集深圳。记者在深圳市人才大市场采访发现,求职学生熙熙攘攘、络绎不绝,学生纷纷反映工作越来越难找。
  
    记者同时发现,高技能人才岗位却空缺不少,很多企业以6000-8000元的月薪都招不到人。在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,有一技之长的高职学生却很紧俏。据介绍,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就业率连年在97%以上。深圳人才大市场主任郑举武称,缺乏高技能人才,是全国人才市场的一个突出问题。
  
    一边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巨大压力,一边是高技能人才紧缺,人才市场为何出现如此巨大的供需脱节?记者走访了深圳有关部门和教育专家。
  
    高技能人才紧缺已成经济发展瓶颈
  
    深圳市劳动局有关负责人称,目前深圳技能型人才出现结构性短缺,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,正成为影响深圳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。深圳市科技局到高科技企业调研时,企业反映不缺资金、项目和科研人员,唯独缺一线的高技能人才。深圳钟表、模具、家具、服装、制鞋、玩具、家电等行业产量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占有较大份额,但一直缺乏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精品,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流的生产技术人才。深圳市委组织部人才课题组调查显示,深圳每年需增加高技能人才7400人,而培养和引进的高技能人才仅有1100人,缺口相当大。
  
    高技能人才紧缺已成全国性问题,据国家劳动部门统计,在我国7000多万技术工人中,高技能人才仅占4%,远低于发达国家35%的水平。专家认为,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“严重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”。
  
    轻视技能教育的现状急需改变
  
    对于高技能人才紧缺,全国高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仲文认为,是大学教育出了问题。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强调“通才”教育,重学科、理论,忽视对学生技能、技术方面的教育。
  
    俞仲文说,一些高校只迎合家长、学生的需求,而不是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人才。深圳社科院研究人才问题的刘红娟副研究员认为,新兴产业的涌现、产业的扩张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,而供给远远跟不上,因为学校专业设置滞后。有关部门对高技能人才培养重视也不够,深圳仅有1所培养高级技工的学校和1 所大型职业技能训练机构,10多年来经费仅投入约2个亿。
  
    经费的匮乏和社会观念的轻视,使不少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学院陷入困境,河南某高等职业学院的招办主任无奈地告诉记者,今年他们只招到了3个学生。
  
    俞仲文认为,现在国内大学都是一个模式,向着哈佛、剑桥的通才教育、精英教育看齐,从教育模式到专业目录都是千人一面,造成了人才的严重同构化,很难满足就业市场各种层次、类型的需要。
  
    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
  
    据介绍,德国、日本等国的职业技术学院都很成功。日本不少培养职业技术高校设有研究生,很多人读完普通大学本科再进入职业技术学院深造。著名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技能、技术培养为主,学校设有实训车间308个,学生初中毕业就进入该校学习5年,在校生设计的生产线有时就能产生几百万元的效益。
  
    记者了解到,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理念颇有独到之处,专业设置不按专业目录,而是提出:经济增长点在哪里就把专业延伸到哪里。学院设立各个专业管理委员会,邀请企业、行业协会、政府部门的专家,根据社会需求,前瞻性地设计专业,比如动漫产业今年刚刚火热,该学院两年前就开始专业招生,学生已接近“出炉”。
  
    课程设置上,他们不像普通学校那样以学科体系为主线,而是以职业能力为导向。学院推行“双师教育”,教师都是工程师,绝大多数有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,强调教会学生动手能力。这样培养出的人才,自然受到企业的大力欢迎。
  
    专家们认为,改革现有的教育结构,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,是缓解人才供需脱节的矛盾,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。这一环应当引起学校、家长、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。